國家市場監督办理總局近来出台兩部文件,推動嚴格規范公平文明執法。針對近年來社會反映較為会集的粗犷執法、釣魚執法等行為,文件明確劃出了執法紅線。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来印發《關於结实樹立監管為民理念推广服務型執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市場監管執法行為規范》(以下簡稱《執法行為規范》),並於11月1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文件相關內容。
“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機械執法、趨利執法、粗犷執法等問題,其本源是在執法理念上出現了误差。”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在會上說,《指導意見》的出台旨在回應社會關切,推動嚴格規范公平文明執法,進一步穩定經營主體預期。
針對近期個別案子出現的執法不規范、裁量不統一等問題,況旭介紹,《執法行為規范》全面規定了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在開展執法活動時的作風紀律、儀容舉止、執法用語與案子辦理等的根底要求,特別提出執法行為“八個嚴禁、十個不得”,要求堅決杜絕隨意執法、選擇執法、趨利執法、機械執法、簡單執法、消極執法、粗犷執法、釣魚執法等問題發生。
例如,“八個嚴禁”第七條提出的“嚴禁態度惡劣、訓斥威脅,粗犷執法”,要求執法人員不僅嚴格辦案,還要體現執法溫度﹔再如,“不得暗里與案子當事人或相關利益人接觸”等規定,對杜絕辦理“關系案”“人情案”和徇私舞弊等明確了執法的紅線,劃出了執法的底線。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佟波指出,“八個嚴禁、十個不得”,對執法不嚴格、不規范、不公平、不文明行為亮出“紅牌”。文件結合了不同執法場景,細化了執法要求,讓執法人員在依法執法的前提下,多一些換位考虑,讓執法行為多一點“人情味兒”。 (記者 劉亮)
一條短視頻,國產“三蹦子”海外圈粉﹔產業帶搬到線上,汕頭玩具“玩”轉全球﹔依托區域共用品牌,“盤錦河蟹”搶“鮮”出海…… 本年以來,一些特征產業、小眾產品頻頻“破圈出海”,國貨品牌正逐漸擺脫過去低端、廉價形象,成為海外用戶“心頭好”。 “流量”變“銷量” 充電15分鐘,在日照下可行駛100公裡。…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