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大课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全方位向世界诠释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中国,同时为世界打开一扇五彩纷呈的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展示窗。
北京冬奥会几乎所有“器”的相关设计都从民间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灵感,为世人阐释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美。
融入中华文化元素的场馆造型独具匠心。被大家称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设计灵感源于我国传统器物“如意”,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传达了对所有参赛选手的祝福;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巧妙化用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元素,不仅取其“向空中腾跃、飞翔”之意,也彰显了我国兼容并包、融会贯通的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因为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则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造型,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圣洁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
传统艺术助力冬奥会徽章图标设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冬奥会会徽的设计以草书写意的汉字“冬”为主体,会徽的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寓意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的曲线代表的是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BEIJING 2022”印鉴则汲取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此外,冬奥会代表各个比赛项目的图标也是汉字的变形,设计灵感同样源自汉代的篆印,蕴含着书法笔意的30个“小红人”(选用了中国传统印泥颜色“霞光红”),灵动飘逸,方寸之间动感尽显。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都是汉字独有的艺术形式,冬奥会相关标志巧妙运用这些元素,让古老的传统艺术与激情洋溢的现代运动相碰撞,不仅向世界展现了奥运盛会的“中国特色”,也激发了我们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火种灯、火炬、奖牌以及制服上的中华文化印记。本次冬奥会接力所使用的火种灯设计灵感来源于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长信宫灯,取“长信”之义,传达人们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火炬“飞扬”以及同心圆玉璧的奖牌设计基本延续了2008年奥运会的设计理念,蕴含着中国人“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火炬造型盘旋向上,暗含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之意,手柄部位的祥云图案则表达了中国向世界致以吉祥的问候。同心圆玉璧奖牌取“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牌体由圆环加圆心构成,五环同心,同心归圆,传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感召下团结一心、共享盛事的美好愿望。冬奥会的制服可以被称为移动的中国传统山水画,服装从图案选择到配色构思皆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体现了“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
冬奥会最能体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意境的,应该就是开闭幕式。与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演出的大气磅礴、绚烂华丽相比,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更多体现了“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美不言”的中华传统美学诗意精神。
农耕文化的诗意呈现。开幕式当天恰逢中国农历立春节气,这是严寒止、万物苏的时节,开幕式在二十四节气的四季流转中拉开帷幕,每个节气都选取一种代表性意象及一句古诗体现,并与冬奥会运动场景相结合,唯美清新、诗意盎然。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精髓。正如张艺谋导演所言: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国人观察自然的古老智慧,展现春夏秋冬时节更替中的如画江山,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含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
“中国门”“中国窗”“中国结”的美好意象。开幕式上,所有入场运动员走过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的意境营造也别出心裁。一方面通过这一环节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全国各地几十种特色经典门窗图案以及大好河山的自然景观逐一呈现,另一方面与空中“迎客松”的焰火一样,以此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迎客之道,同时还传递了“打开窗口看中国”的美好意象。在本届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中国结”是一个被多次多维度呈现的美好意象。中国结是古老的手工编织工艺,寓意团结吉祥。“中国结”意象首次亮相,是运动员入场时引导员手持的引导牌,其设计灵感就是来自“中国结”图案,最后,所有参赛代表团的引导牌组成了巨大的雪花台,这朵大雪花加上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联结、团结、幸福、平安、吉祥这些寓意赋予了火炬台深远的意蕴。闭幕式上,“中国结”意象再次登场:中国农历12生肖造型的冰鞋车带着孩子们旋转飞舞,冰鞋车在地屏上滑出一个“中国结”形状。与此同时,由AR技术生成的美丽红线,向天空优雅生长,编织成一个巨大的“中国结”并包裹住了雪花火炬,“天”与“地”、“真”与“幻”交相辉映。挥舞着五彩斑斓参赛代表团旗帜的运动员们,就在“中国结”线条的包裹中欢快入场,身着不同颜色队服的运动员逐渐填充了“中国结”图案中的空白,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七彩“中国结”,世界各国之间的连接、联通以及世界大同的美好寓意在这一刻再次彰显。
“折柳寄情”场景营造的“惜别怀远”意境。北京冬奥会以中国古人“折柳寄情”的意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文化中“送别”的诗情画意之境:在唯美略显伤感的《送别》音乐中,80名舞者走出一幅“垂柳图”,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缓缓向场地中央汇聚。这其中每一个意象的选取都饱含着中华文化的深远意蕴。“柳”一直是我国古诗词中传达离别之情的重要意象,“折柳”是独具中华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表述。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离别之际,送行者往往会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在思念亲友时也会折柳寄情。因为“柳”与挽留的“留”谐音,既有惜别又有盼归之意。在冬奥会降下帷幕之际,“折柳寄情”这一场景在表达中国人惜别盼归的同时,又通过“一束光”以及“春回大地的绿荫”意象,传递出中国人不管在何种情境下“心怀希望”“面向未来”的乐观情怀。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族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北京冬奥会成功打造了一扇展示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窗,让世界在感受唯美、诗意、浪漫的中国意境的同时体会到了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中国精神。(刘翠霞)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